补脾,是调理身体疾病的关键,可惜知道的人太少了!

中医认为,脾胃为后天之本,是人体气血生化的关键,如果一个人的脾胃不好,那么身体的气血就会出现生成不足,身体各个部分得不到滋养,自然就会出现“枯萎",就会百病丛生。
补脾,是身体疾病调理的关键。

查查你的脾胃是否健康

脾胃不好的人,从外表上就能看出来。有的口唇没有一点光泽;有的过于消瘦,好像一阵风就能吹倒了……因此,要知道脾胃好不好,可以看看以下几个部位:

口唇:
一般来说,脾胃好的人嘴唇是红润的,干湿适度,润滑有光;而脾胃不好的嘴唇发白、没有血色,显得非常干燥,容易爆皮、裂口子。口臭、牙龈肿痛等症状大多和脾胃消化能力不足有关。另外,睡觉时会流口水,也是脾气不足的表现。

鼻子:
脾胃的经脉和人的鼻子相连。鼻腔干燥、嗅觉失灵、流清鼻涕、鼻子出血,大多是脾胃虚弱所导致的。鼻翼发红的人,多有胃热;鼻头发青伴有腹痛,也说明脾胃功能不好。

耳朵:
脾胃虚弱会导致人的肾气不足,常常表现为耳鸣甚至耳聋。
此外,很多人的脾胃不好,是由过度劳累或情绪引起的。尤其是春天,肝火旺盛,人往往易怒。脾胃失调的人,春天常常觉得身上没劲儿、手脚冰凉、有时还会拉肚子。



1.食物喜温燥
脾喜燥恶湿,喜温恶寒,因此养脾要食些温性的、燥性的食物或中药。比如,我们厨房里常用的各用香料多是温性偏燥的,因此亦具养脾之功。如紫蔻、砂仁、肉蔻、肉桂、丁香、花椒、大料、小茴香、木香、白芷、良姜、干姜等等。
脾主土,故需食多得土气的食物,如地下长的地瓜、山药等;脾喜温恶凉,故需食温;脾色为黄,故需食黄色食物,小米色黄,最养脾土;脾德在缓,故需食甘味以缓脾之情。

2.香味入脾,可醒脾燥湿
香味入脾,香可醒脾,香可燥湿,亦可让脾舒畅。炒香的食物多具养脾之功,如炒花生、炒瓜子等。再者,米或面食烤成半焦半糊时即有香味,亦可养脾。

3.勿过食生冷
小孩子从小就要注意勿过食生冷,包括不少瓜果、冷饮、凉水等,容易伤损脾阳。

4.艾灸有温阳之功,适合于养脾之需
凡脾虚之人皆可艾灸脾经原穴太白。脾经主时为上午9点至11点,因此若能在这个时间内艾灸效果更好。
脾性升清而胃性降浊,二者为气机升降之枢机,故养脾之升要同时养胃之降,可配合针灸胃经合穴足三里。

5.笑是给脾胃最好的礼物
人愤怒、怨恨或焦虑时,胃和脸一样充血而发红;人悲伤、沮丧或忧郁时,胃就变得苍白,胃液分泌不足,活动也减少。中医也认为,不良情绪会影响肝的调节功能,进而会影响脾胃。可见,学会笑是给脾胃最好的礼物。
*以上仅供参考,请在医师的指导下调理。
上一篇: 口腔溃疡反复发作总不好?超过2周未痊愈,警惕舌癌?
下一篇: 中医推拿的4大好处 防病排毒调气血